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9
【特别提醒】答案查看方法
▼
扫码关注“招教网官网微信”
↓
点击右下角的“百日万题”
↓
点击“百日万题”中的“答案”
↓
获取当日试题答案及解析
图解
单选题
1.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调控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激励功能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这是( )
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3.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所以教育首先是为了达到( )的目的。
A.全民教育
B.社区教育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4.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
B.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
C.我们肯定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并不意味着在提出教育目的时无需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
D.对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要条件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本位论是同19世纪中期以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和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相联系的
B.人们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之所以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个体有不同的利益需要
C.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D.卢梭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笼统地把个人置于社会之上,持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6.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多影响大也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 )
A.科学技术
B.个人需要
C.科学知识
D.社会需要
7.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就是( )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A.社会环境
B.儿童自然
C.儿童社会
D.社会影响
8.要求小学生初步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具有健康的身体,这是对学生( )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体育
C.智育
D.美育
9.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目的的内涵认识越来越清晰。概括的讲,教育目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定人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二是规定人的( )
A.社会价值
B.个人价值
C.素质结构
D.发展方向
10.批评传统教育“或多或少为追求未来做准备”,提倡“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的是( )
A.斯宾塞
B.加德纳
C.舒尔曼
D.杜威
11.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D.包括和被包括的关系
12.( )是社会需求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A.义务教育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评价
1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由学”“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4.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15.在我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方针一部分提出来的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
A.陶行知
B.黄炎培
C.席勒
D.蔡元培
16.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
B.素质教育普遍不大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人才的结果导致重人文轻科学的倾向;应试教育普遍不大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培养人才的结果导致重科学轻人文的倾向
C.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
D.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17.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是( )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使受教育者在德智、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18.荀况认为“人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生活本位论
19.我国古代培养“君子“的目的决定了以“四书”“五经”作为基本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目的( )的具体表现。
A.导向功能
B.选择功能
C.控制功能
D.评价功能
20.(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21.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才的规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问题
B.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C.全面发展强调五育并举,就是坚持学生的平均发展
D.全面发展教育指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22.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 )为重点。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和谐发展
D.全面发展
23.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关于人的发展和理想
B.人的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24.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 )
A.创新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团结协作的精神
D.革命传统精神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次从权利的角度,以法的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它来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6.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构成内容中,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美育
B.智育
C.体育
D.德育
27.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 )
A.个人天赋
B.社会分工
C.国家性质
D.教育水平
28.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29.“美育”一词早是( )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的。
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蔡元培
30.素质教育的实质是要实现“两全”目标。“两全”是指( )
A.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
B.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 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和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多选题
31.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 )
A.动机作用
B.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C.提升智慧
D.方向作用
32.素质教育的特征具体包括( )
A.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B.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C.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D.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E.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3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内容丰富,并指出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其包括( )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让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C.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D.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E.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34.德育的基本任务包括( )
A.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C.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E.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5.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具体体现为( )
A.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
B.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
C.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
D.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辨析题
36.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
37.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简答题
38.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39.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40.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